來說說我和《告白》的初次邂逅。
當時被一位文青朋友約去看,沒事先做功課,只知道是松隆子主演的賣座日片,導演中島哲也的片也不是沒看過,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》風格荒誕,是很有意思的作品,總之腦中只有這兩個印象就這樣毫無心理準備去看了。沒想到看完後,和朋友兩人在座位上被震懾得無法起身,在場很多觀眾也是,片尾曲是Radiohead的〈Last Flowers〉,那股哀傷與詭異和想要吶喊的心情,是幸福的我們很難接觸到的情緒,第一次不是刻意等待,是不知不覺待到片尾字幕跑完,才恍恍惚惚地離開電影院,這種精神上踏出舒適圈的震撼,至今難以抹滅,也成為我印象最深刻的日本片,沒有之一。
(心情不好不要聽我怕你想不開)
回家後馬上買了小說,在湊佳苗的筆下,每個人物的心思、價值觀與想法都有更詳細的描寫,對於理解劇情固然有所幫助,但在我心中,還是不如電影版來的震撼、直接。這都要歸功於導演中島哲也其獨特的拍攝風格,大量使用動畫、衝突風格剪接與配樂,當然還有非常優秀的選角,許多完美因素下,才成就了《告白》這部作品的經典。只是我的心臟偏小顆,即使對這部作品讚不絕口,還是很難提起勇氣觀賞第二次,直到今天依然只是偶爾聽聽原聲帶解飢而已。
這就是為什麼我對於文案號稱「台灣版告白」的《共犯》會有如此多不滿的原因。
張榮吉的上一部長片《逆光飛翔》當年獲得許多好評,張榮吉拿到金馬最佳新導演獎,黃裕翔更是一夕爆紅,這部片溫暖光明的氛圍相當動人,堪稱當年最優秀的國片作品,片長很短,卻害我笑著、流了好多眼淚。所以對於張榮吉的新作,難免有些期待,但又對於他忽然跳痛來拍懸疑推理片感到隱隱的不安。
《共犯》從角色設定和視覺、文案上都給人濃濃的日系風,有《告白》和《聽說桐島退社了》的影子,女主角的設定也幾乎要和中島導演這次的新作《渴望》重疊,使得大家從一開始便用觀賞日片的角度來看,複製風格的成功代表這部片在視覺質感營造上的優秀,卻也是導致本片失敗的元素之一。
故事從三個高中生目擊女同學夏薇喬墜樓身亡開始,三位原先互不認識、個性迥異的人於是被硬拉在一起,受到好奇感驅使,他們開始調查夏薇喬的死因,但是「好奇心會害死貓」,這三個男孩子過度自以為是的想法和沒腦的行為,最終卻導致了另一個事件......
導演特意花很多時間營造懸疑感,搭配上他擅長的慢動作+光影,文青感十足的畫面給人一種清新驚悚的感覺,很多場景視覺效果也很強烈,尤其夏薇喬的房間、三個男生回家路上....導演用光線營造畫面的功力驚人,許多場景單就欣賞角度來看,很讓人享受。
但是美麗的視覺外表,仍需要充實的劇情內在,才撐得起這部電影。
這次的主要角色都是素人演員,除了飾演陰沉男孩的巫建和早就是專業演員(還拿過兩座金馬獎!),可惜因為劇情設定關係,在這部片他並沒有太多表現,反而因為角色太陰沉,讓人有點不耐,這點真是可惜,有幾個特寫鏡頭倒是很到位。另外壞孩子葉一凱因為情緒戲較多,所以勉強還能讓人進入狀況,除此之外其他演員多半看不出什麼劇情張力,演技過於生澀,很難打動觀眾。反觀許多配角找來大咖演出,李烈、柯佳嬿、梁赫群、黃鐙輝,沒幾個戲份但氣場明顯壓過這些新生代,導致畫面感突兀,容易讓觀眾出戲,倒不如整部片都找素人來演還能平衡些。
最後是劇情本身的疲弱,電影前半部拍得煞有其事,但最後的結尾卻草率了事,給人一種什麼都沒解決的錯愕感。可以感覺到導演想說的東西很多,霸凌問題、親子疏離、校園輔導、人際關係、性格標籤、網路暴力...所有你在「青少年議題」會談及的內容,這部片幾乎都有點到,沒錯,但就只有點到。
因為走日系風,讓人以對日片的期待來欣賞,然而日片的精隨,例如青少年特有的神經質、焦躁不安節奏,或是日片最愛的充滿警示意味、對人性抱持懷疑論的宗旨,結果《共犯》裡頭完全沒有,所以我說因為模仿得太像而失敗。或許有,但是太小、太不明顯,小到我難以發現,好可惜。
如果導演願意抓住一個點窮追猛打,相信以他的功力一定能將劇情張力突顯,無奈不知道是導演太貪心,還是劇本太膚淺,整齣戲到最後只落入一群小屁孩無病呻吟的層次,觀眾找不到每位角色的行為動機,當然也無法說服自己進入劇情,最後還是走回了小清新風格的小品國片,搔不到癢處,成為一部充滿「可惜感」的作品。
會可惜代表有期待,至少不是絕望,據說張榮吉下一部作品還是偵探戲,希望他能吸取這次的教訓,拍出更棒的電影,我相信以張榮吉的實力,未來還是可以期待。(結語趕緊說點好話挽回局勢希望下次特映會導演不要派人暗殺我~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